越王勾践在荀子的《王霸》一书中被誉为春秋五霸之一,尽管并非所有人对此表示认同,但不可否认的是,勾践在当时的实力确实相当强大。他不仅成功消灭了吴国,甚至连楚国与晋国这两大传统军事强国也未能对他造成致命威胁。此外,勾践还获得了周天子的委任,这使得他的统治地位更加正当化,显得名正言顺。
在勾践登基之初,越国与吴国的战斗便如同风云变幻,无需任何理由和借口就爆发了。越国最初在战斗中战胜了吴国,但不久之后吴国又反击成功,将越国置于劣势。为了自身的安全,勾践不得不向吴王求和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蛰伏与深思熟虑后,勾践再次崛起,最终将吴国彻底击败,成为当时一方的霸主。然而,值得深思的是,尽管越王勾践曾是如此强盛,为何他最终未能在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中占有一席之地?在他灭掉吴国后,越国又为何走向衰亡?
展开剩余56%公元前465年,越王勾践去世时,中原地区的强国晋国正陷于六卿之乱的动荡之中,三家分晋的局面即将在彼时展开;而齐国同样面临士大夫的内部斗争,即田氏代齐的历史转折;与此同时,楚国在经历了吴国对其的打击后,与越国建立了友好关系。正因如此,勾践去世后,楚国对越国的发展并未设置障碍,而晋国与齐国也未能投入精力来限制越国的崛起。所以,在勾践去世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,越国依然能够保持强盛的局面。
到了公元前379年,越国都城由琅琊迁移至姑苏。琅琊作为越国的都城存在了整整89年,这段时期被视为越国最为辉煌的年代。然而就在越王翳迁都三年后,他竟被自己的太子谋杀。这一悲剧的根源在于王的昏庸,他盲目听信弟弟的谗言,甚至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三个儿子。为了自保,太子不得不先下手为强,以避免成为下一个牺牲品。三个月后,太子也被杀死,随即,越国的权臣寺区平定了内乱,并将无余立为王,这个事件正如庄子所形容的“越人三世弑其君”。
越国的政局瞬间陷入了没有国君的窘境,然而一个国家不可一日无君,于是,越国人民开始拥立诸咎的儿子错枝为新君。但由于错枝已厌倦朝堂内尔虞我诈的权谋斗争,他始终不愿意继位。最终,经过国人的强烈要求,错枝才勉强接受了统治者的职责。在错枝登基后,但凡有些小事便表现出不愿合作的态度,越国的贵族见此状况后,便将他赶下了台,转而拥立无余继位。然而,越国内部的动乱并未就此结束,权臣思在不久后又杀死了无余,扶持起他的弟弟无颛为国君。无颛的去世后,他的弟弟无疆继位,成为了越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。这一系列悲剧的政治斗争让人唏嘘不已,实在是值得后人深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短线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