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4日,俄罗斯在乌克兰发起了军事行动。原本以为会是场速战速决的仗,谁曾想,一晃眼,这冲突已经拖了快三年,成了一团解不开的麻绳。莫斯科方面,渐渐也咂摸出味儿了:这战场上的对手,可不单单是乌克兰。
他们真正的对手,是藏在乌克兰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——北约。从武器弹药,到情报共享,再到源源不断的经济援助,正是北约的全面介入,才让乌克兰有能力持续抵抗,韧性十足。
大西洋上的算计
今年一月,唐纳德·特朗普重返白宫,美国的对外策略立马就变了味儿。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,脑子里装的净是“美国优先”的生意经,打的是交易外交牌。他一方面极力避免美国直接陷进欧洲的泥淖里,另一方面又通过北约,持续给俄罗斯施压,顺带着也得为自己捞点好处。
说起来,特朗普政府最近在白宫那番话,态度挺硬的。他公开喊话,如果俄乌两国在未来五十天内还搞不出个协议来,美国就要对俄罗斯征收100%的关税。这招儿,摆明了是冲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去的。
不仅如此,华盛顿还给北约成员国下了死命令,要求他们把军费开支提升到各自GDP的5%。更有一条,给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援时,得优先采购美国货。这算盘,打得是真响。
军火途中的截胡
就在最近,美国还干了一件让人眼皮直跳的事。瑞士早就订好了五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结果还没捂热乎呢,就被华盛顿大手一挥,直接转道送去了乌克兰。这操作,盟友看了都得愣一下。
这下,乌克兰的防空力量算是有了点盼头,哪怕为此要牺牲掉一些老订单。这也明明白白地告诉外界,在关键时刻,美国会根据自己的战略需求,随时调整资源的分配方向。
反击的火光
面对这种四面楚歌的局面,俄罗斯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。近期,俄军的巡航导弹就狠狠地砸向了乌克兰东部的一个地下指挥所,据说,乌克兰高达七成的导弹生产能力,就这么一下子没了。
在随后的短短七天里,俄方更是火力全开,累计发射了两千多架无人机和八十三枚导弹。这波密集攻势,既是对乌克兰的反击,也是对西方国家援助的一种强硬示威。
核武的阴影
随着战火的不断升级,俄罗斯的言辞也越发强硬,甚至不惜祭出核威慑的底牌。莫斯科方面公开警告,任何国家要是敢让乌克兰用他们的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,那么俄罗斯就将直接打击这些国家的军事设施。
俄媒更是推波助澜,宣称其“榛树”高超音速导弹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。这意思很明确:别惹我,我可不是说着玩儿的。这种姿态,无疑让整个地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。
在西方国家普遍对俄罗斯采取孤立政策的时候,朝鲜却站了出来,提供了实打实的援助。据消息称,朝鲜送来了五百万枚炮弹和三百枚战术导弹,这无疑给俄罗斯的弹药库解了燃眉之急。
更令人意外的是,朝鲜甚至派出了数万名士兵,直接奔赴库尔斯克战线,支援俄军作战。这不仅仅是物资上的支援,更是地缘政治棋局上的一步大棋。
笔者以为
从2022年2月那场本以为速战速决的行动开始,俄乌冲突已经彻底变了味儿。俄罗斯人可能一开始真没料到,自己面对的,不仅仅是乌克兰军队,而是整个北约联盟的倾力支持。这种背景下,想赢,谈何容易。
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,美国那套精明的“美国优先”和交易外交,更是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。他既要避免直接下场,又要通过北约给俄罗斯施压,同时还盘算着自己的经济账本,真是把利益最大化玩到了极致。
一边是西方世界源源不断的援助,甚至不惜截胡盟友的军火订单;另一边是俄罗斯不计代价的反击,乃至核威慑的升级,还有朝鲜远道而来的援兵。这场仗,早已超越了俄乌两国本身的范畴,它更像是全球多方势力,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意志和资源较量。
短线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